Organic Juice Recipes

收拾旧物,日记本里找到很久以前(约八年前)在一间有机餐馆——聚名养生食坊 (The Woods),也是一间提倡素食养生理念的餐馆里兼职饮料调剂员 (bartender) 时抄下的饮料配方。

Blood tonic:

  • 3/4 glass water
  • 3tb yogurt
  • 1/4tsp salt
  • half banana
  • 1tb honey
  • a slide beet root

Immune 5D:

  • half banana
  • 1tb honey
  • 3tb yogurt
  • half soya milk (1/2 glass)
  • half glass water

Immune 6D:

  • 3/4 glass water
  • 1/2 carrot
  • 1/2 orange
  • 1 tomato
  • 4tb yogurt
  • 1tb honey

记得老闆娘,June姐经常会在早上十时开店前从车上拿出一大瓶装有约3公升Nutmeg juice(豆蔻浆)的玻璃罐放进冰箱里,这饮料颇受顾客欢迎,我也喜欢喝,冲调方式非常简单,拿出早上放在冰箱里June姐的自制秘方在加入约三分二杯的白开水稀释就行了,当时一杯约4令吉。若不要nutmeg juice,还有另一同样价钱相宜的饮料也不错的,那就是由厨房里煮好的一大煲的lemon glass drink (香茅水),这也是蛮提神的。

还有一种饮料也很受顾客爱戴,称为”Lassi”,其实真正的Lassi是有加入酸奶(yogurt)的,应该就是上面的Immune 5D才对,或许这是简化了的Lassi,我也非常喜欢。制作方法是将一条香蕉剥皮后放入搅拌机里,再加入约四分三杯的豆奶及一茶匙的蜜糖,然后搅拌完成。这个,若没记错的话,当时好像是6令吉(八年前的价钱,十七区一碟杂饭不过两块一)。不要问价钱为什么那么贵,因为是有机(organic),在化学的定义里既是凡含有碳元素(C)及氢元素(H)的物质,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基础物质。有机饮食则特别强调不含有化学成分,这里的化学成分是指人工合成的化学成分及种植蔬菜水果的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及农药。这Lassi的成分是含有有机的香蕉,有机的豆奶及有机的蜜糖,那么一杯六令吉的卖价确实就不贵了。

“有机”,确实是非常的贵。尤其欣赏的是,这店家连柴米油盐酱醋茶及其他调味料等,都是有机,在这里可不是开玩笑的,柜台上展示着一盒盒的茶包都是有机认证的,店里用的面条、糙米、豆腐、海苔、甚至味噌(miso)及芝麻等所有食材是有机认证,摆放在展示柜台上一瓶瓶的橄榄油、海盐、石糖及酱醋等调味料皆是有机认证。甚至连店里用的洗涤剂及肥皂都是有机的,厕所里还放有一大堆的日本备长炭,有够多的碳元素了吧,连厕所都是有机的,这可真得要让人佩服地服服帖帖至五体投地才行。身为员工则有20%购物折扣的福利,甚少的,我也会买一些有机蔬菜回家,习惯性地会选购番茄,因为在家里切开来随口吃或配快熟面吃都方便。一包四粒,约16至20令吉,一粒约4至5令吉,印象中这好像是已经折扣了的价钱。相对的,刚才提及的Lassi确实便宜多了。

所以,不是有钱人真的吃不起有机,这里说的是天天三餐皆以有机料理为膳食。而且大多会天天三餐皆有机的有钱人一般上或已面对健康问题逼不得已,当然有的是纯粹地为健康着想而以有机料理为日常膳食。

曾经一段时间,June姐要求我为一个住在加星山(Bukit Gasing)的客人送外卖,其实这店是不做外卖生意的,这可是June姐为这位听说经常出入阿松大医院(Assunta Hospital)兼其好友的客人的特别开恩。故每到傍晚时分,我则须骑着我那老爷摩多在熙攘纷扰的西部疏散大道(Sprint Highway)、大学路(Jalan Universiti)、加星路(Jalan Gasing)及联邦大道(Federal Highway)间穿梭。来到大宅前通过对话机将自动铁闸打开,攀上一条颇有坡度的柏油私家路到达大宅庭院,通常都会有三四辆的名贵轿车、多功能休闲车或跑车停放在那。那位客人有时会在庭院里悠闲阅读,有时则不,就是不用特定上班的那种。我则惯常地和主人家打个招呼,然后将白钢饭盒放在回廊上那呈现优美纹理的诺大贞艾(Chengal)木桌上,并回收早已放在那的干净空饭盒。这大宅设计温文尔雅、高贵大方,有种舒服宁静的氛围,倒是喜欢,匆忙中我又得回到熙熙攘攘的拥挤车道里去了。

对于一般的我们,真的很难做到三餐有机,所以明明知道现今的食物皆含有防腐剂、颜色素、合成味素及其他林林种种说不上名称的人工化学成分,尤其是肉类肯定含有生长激素和大量的抗生素等,鱼类海鲜则含有海水的污染物质及重金属,就算蔬菜水果也逃不过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蹂躏,在全球大环境的前提下,食物的生产技术及加工工业发展到这地步,真的是没办法了。唯有减少肉食和超市里的现成加工食品,并改善外食习惯,最好是持素及养成到巴刹买菜自己在家煮的习惯, 健康才会有保障。如果能够,自己也尝试种植蔬菜,自给自足。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种饮料,价钱昂贵得你不会去点选,所以我也从来都不知道价钱。就算在员工享有免费午餐的福利里,也从来没有人会去点这饮料。题外话,在那半年里天天吃有机午餐,人真的比较有精神,而且天天通便,还是又顺又滑没异味的那种,有机吃出健康在那时已体验到,但是没在那上班后就恢复旧态了。刚提及的饮料,其配方更是简单,而且只有极少数特定的客人会点选,一般是通过与June姐的专业咨询后,走到柜台来点选的。而我,则会从饮料吧台的内里走到靠近大门那让顾客选购食材的玻璃冰橱里拿出一包小麦草,并将专用的小麦草榨汁机清洗及安装好后,才能将一撮撮的小麦草慢慢放入榨汁机里。

一次不经意地问起,才知道这榨汁机价钱不菲,在本地市场里根本无法找到,店里的可是从澳洲订购来的。在出汁嘴处,逐渐集聚成一小杯约有鸡精瓶分量的暗绿色汁液,且不能将上面一层的绿色泡沫抹去,每一滴每一分毫都是宝,然后将这杯浓稠的小麦草汁小心翼翼地递给客人享用。一次,由于在将要清洗收拾小麦草榨汁机时,忽然出汁嘴漏出少许分量的小麦草汁让我用掌心盛着,尝一尝后,感觉味道清新甘苦,人也顿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似的,虽然只是一小口。 有机就是有机,纯正的有机真的一流。😎

几年后,回到白沙罗上城(Damansara Uptown),却已找不回这间店了。搜索后发现,原来其经营模式已经改变及扩大,增设了几间概念店分行,并将原有名称改为—— Woods Macrobiotics。光顾过其中两间,一间设置在闹市中心的星光大道(Bintang Walk),另一间则在住满富豪的孟沙区(Bangsar)里,在那改头换面的餐牌里已经找不到上述的Nutmeg Juice、Lemon Glass 和 Lassi了。只好点了一杯绿茶及一客配有豆鼓拌汁的五行沙拉,待下次口袋有余钱时,再来为健康奢侈一下。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取消柴油津贴

在 Notion 创建 Habit Tracker

DJ和尚 (NewJeans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