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游学略记
| 曙光初现 |
2008年的冬天,在天津大学参加中国国务院侨办为期十八天的课程,从24/11至11/12,是至今去到最远的地方。当初原以为名单已满额没向留华报名,后来友人因病缺席,由我临阵代替。以致在未向教局申请和没有旅游保险的情况下出国,确实冒险。报名费用共两千五百,其实也只是用来办签证手续和购买往返的马航机票而已。其余在当地十八天里的住宿、膳食、交通、课程,甚至出游等费用一概由中国国务院负责,单是个人计算已是庞大的一笔,可见当局对待海外华侨确实不赖。出发前几天,时有留意当地气温,约在零度左右,习惯热带三十多度的我,对这气候确实不很熟悉,领队也寄来电邮提醒需备好御寒冬装。这可是首次旅行冬天,心情自然紧张。我和友人则到国光(据说这儿比较便宜)买了一些冬装、卫生衣和御寒套件等,还有一个旅行箱,已花近千元;加上之前兑换了两千元人民币(约马币近千令吉),算来本身也共掏出了近五千令吉在这趟旅程中。
这,又另一首次,乘坐马航班机。晚上十二点启程,一个小时前就要进入候机室。先在KLIA五楼办理好登机手续和托运行李后,通过层层关卡,到达免税区域,然后乘搭列车(Aero train)离开主建筑,行驶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候机大厅里。建筑内部的设备先进奢华,远远超过LCCT。航机上的座位舒适,有报纸杂志、音乐频道、耳机、被单、阅读灯光和电源插座等。提供的飞机餐里,我点了一客Omelette,空姐不时还会递送饮料和餐点。电影节目几乎全程播放,就算长长的七个小时不睡觉,也能舒舒服服地度过。当然,付了昂贵的费用后,就要有满意的服务。航机经过香港和上海上空,时有云层或气压造成机身晃动,广播里传来机长的安全报告,渐渐看到在一片黑蓝的夜空露出一线曙光,终于在七点多抵达北京国际机场。下机后,看到的广告牌和告示牌等处处是熟悉的中文,感觉亲切,虽然首次来到这陌生地。拿了行李,过了边检等关卡和闸门后,看到天大的负责人已拿着牌子在等候了。当步离机场到室外时,阵阵冷空气侵袭而来,才意识到已置身异境,马上穿上寒衣、手套和帽子,真实地与寒冬接触。乘上当局准备的公车,驶过收费关卡,踏上高速公路,向东前往天津直驱。到达天大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园办理了登记手续及用过午餐后,则准备入住市区里的夏日荷花酒店。这酒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里,还刚晋升为三星级,是个设备不错的酒店。夜里我们到附近的夜市溜达。
初到天津的第二天下午,我们返回天大参与课程的开幕典礼和师生见面会。会上主要是国务院和天大干部的致词,过后也有一个问答 (Q&A) 环节。以下是当天会上演说的笔记:
- 当局强调华文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如:【华文教育是中华文化的根】及【一失音成千古恨】等。
- 当局有提到在海外办华文教育的艰难,如在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承办汉语教学的环境非常艰辛,也没一个完善的系统。相对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发展虽然比较好,但仍面对制度上的阻扰和困难。
- 为什么要学华文?这是中国当地不会去问的问题,而且所谓的世代危机在中国也没什么影响。但是,海外华人的答案是什么呢?要学华文,因为传承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承接身为炎黄子孙文化与世代的根;中国揭起后在世界经济体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世界揭起华文热;世上有五分之一的人用华语。
- 天津原来只是个码头,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既九河下梢、三河合海、河海相连及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居的缘故,形成物流往来和贸易的好地方,逐渐发展为城市。也是中国两个最靠近的大都市,既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仅相距136公里。
- 天津人口约一千四百万,靠近北京(首都),却孵化出独特的天津文化,这是一个奇迹。
- 在北洋三大直辖区中,北京属皇城及精英文化,上海属商业文化,而天津则属多元和市民文化,主要为产于码头的文化。
- 九国租借,既是由日、英、法、美、德、比利时、奥、意、俄九国在战后分割租界。因此形成独特的混合多元与开放的文化,从五大道的各式建筑风格中可看出。
- 天津人性格直爽,北京人则比较保守(因靠近皇城)。
- 天津人幽默的口音所呈现出著名的相声是其独特的文化,所谓南良北调,来到天津不听相声可是一大遗憾。
- 小吃文化里有号称天津三绝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大麻花是来到天津必须一尝的食品。
- 关于狗不理包子的独特,是由于天津以物流和货运为主要经济活动,当时水手要求吃得方便,包子是当中方便的食物。
- 天津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当中也出产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如梁启超、霍元甲、张伯苓及弘一大师等人。
其实,对于天津还不是很了解,后来在天津图书大厦里买了本《其实你不懂天津人》。回国趁空闲时阅读后才稍微了解天津人的生活及其风俗文化等。
在这约两星期的课程里,我所参加的多媒体中文教学班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教育技术导论、幻灯片制作、e-Learning平台 (Moodle)、教育心理学、图像处理、动画制作 (Flash & Captivate)、表格数据处理、网页制作 (Dreamweaver),还有一些文化课如剪纸、书法和太极。其中富有特色的天津剪纸、彩塑泥人张及名闻遐迩的杨柳青年画更是中国民间的文化瑰宝。除了上课外,当局也有安排让我们轻松一下的出游活动。以下是这两个星期的行程簡表:
24/11
- 6.00 am,抵达北京。
- 7.55 am,到达北京国际机场然后直往天大留园。
25/11
- 开学典礼和师生交流会。
- 参观天大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26/11
- 游览古文化街和食品街:见识十八街麻花或大麻花
- 到『1928』品尝风味餐及欣赏天津快板。
28/11
- 学书法。
29/11
- 参观天津博物馆。
- 到天津图书大厦采集。
- 晚餐:到狗不理大酒店品尝“狗不理包子”。
1/12
- 到天大附属小学观摩教学。
3/12
- 夜访名流茶馆欣赏相声表演。
4/12
- 驱车参访杨柳青石家大院。
6/12
- 北京一日游:
- 故宫
- 到全聚德品尝北京烤鸭
- 游览北京鸟巢
8/12
- 游览滨江道及购物。
- 晚餐到『巴渝人家』品尝四川菜肴。
9/12
- 学剪纸及太极。
10/12
- 学习成果展示:结业汇报
- 下午2.30,毕业典礼。
Comments